top of page

2025 最新報稅攻略:6 大節稅方法大公開!


ree

作者:郭孟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報稅季!整理各種收據、憑證、計算,讓人頭大。


無論你是報稅新手或老手,這篇文章都能幫你輕鬆搞定2025年的報稅。

和你分享六種實用節稅技巧,讓你享受最優稅率,避開報稅地雷。

 


先了解稅務計算公式

在我們開始前,請先認識一下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基本公式:

應納稅額 = (綜合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 綜合所得總額:全年各項所得(薪資、利息、租賃、執行業務、財產交易等)合計。

  • 免稅額:基本免稅額97,000元/人;扶養親屬免稅額未滿70歲97,000元,70歲以上145,500元。​

  • 扣除額:標準扣除(單身131,000元,夫妻262,000元)或列舉扣除,擇高採用。​

  • 特別扣除額:薪資收入218,000元;儲蓄投資、教育學費、身心障礙等法定專項扣除。​

  • 稅率、累進差額:依綜合所得淨額級距套用。

此公式涵蓋所有可扣減項目,確保「實際課稅所得」正確。若不想手算,可使用財政部「稅務計算機」算出應納稅額

 

6種常見節稅作法

1. 善用受扶養親屬優惠

每多一位符合條件之扶養親屬,可增加免稅額:未滿70歲97,000元/人,70歲以上145,500元/人。扶養認定以「基本生活費210,000元」為門檻。​

  • 範例: 小明年收入800,000元,無扶養親屬: 課稅所得=800,000–97,000–131,000=572,000元 應納稅額=572,000×12%–39,200=29,040元

  • 申報父母(2位未滿70歲)為扶養親屬: 課稅所得=800,000–97,000–2×97,000–131,000=478,000元 應納稅額=478,000×5%=23,900元 節稅效果=29,040–23,900=5,140元

 

2. 列舉 vs. 標準扣除

2025年標準扣除:單身131,000元,夫妻合併262,000元。若年度列舉支出(捐贈、保險、醫藥、房貸利息、租金等)合計超過標準扣除,採列舉;否則採標準。​

  • 範例: 小花年收入1,200,000元,有支出:保險費24,000元(上限)、醫藥費30,000元、捐贈50,000元、房貸利息180,000元。 列舉扣除合計284,000元,較標準扣除131,000元多153,000元。 節稅=153,000×12%=18,360元

 

3. 薪資所得免稅項目分開列出

ree

範例: 大偉月薪60,000元,全年薪資720,000元;加班費全年72,000元(免稅上限138,000元內全免)、伙食津貼36,000元(3,000×12)、年終獎金72,000元。

  • 未分開列出應稅所得=720,000+72,000+36,000+72,000=900,000元

  • 正確申報後應稅所得=720,000+72,000+0(加班免稅)+0(伙食免稅)=792,000元

  • 減少應稅所得=900,000–792,000=108,000元

  • 節稅=108,000×12%=12,960元


4. 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扣除

自用住宅貸款利息每年最高可扣除300,000元,需提供銀行利息證明。多人共貸依持分比例分別申報。

  • 範例: 小李年收入2,000,000元,支付自住房貸利息350,000元。可扣除上限300,000元,適用稅率20%,節稅=300,000×20%=60,000元

 

5. 災害損失實報實銷扣除

過去一年若遭遇天災人禍,可扣除實際損失,無上限。須扣除保險理賠或政府補助,並附災害證明、損失清單、照片等。

  • 範例: 阿明家因颱風淹水,財產損失500,000元,保險理賠200,000元;可認列損失300,000元,適用稅率20%,節稅=300,000×20%=60,000元。

 

6. 分離課稅金融商品

若個人綜合稅率超過10%,可考慮以下「10%分離課稅商品」,享固定10%稅率,不併入綜合所得

範例: 大華年收入3,000,000元,適用稅率30%。若將1,000,000元投資於10%分離課稅的結構型商品,年化報酬率5%。

●   投資收益=1,000,000×5%=50,000元

●   併入綜合所得稅稅負=50,000×30%=15,000元

●   採分離課稅稅負=50,000×10%=5,000元

●   節稅效果=15,000–5,000=10,000元

ree

線上報稅實務速覽

  • 準備工具:自然人憑證/健保卡/手機條碼/OTP認證。

  • 登入系統: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系統(5/1–5/31開放)。

  • 確認送出:檢查自動帶入資料、補足必要欄位,一鍵完成。

 

報稅期限: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逾期最高罰10,000元。

常見錯誤:漏報所得、重複扣除、親屬申報錯誤。

諮詢管道:稅務專線0800-000-321、各地國稅局、官方網站線上客服。

 


掌握節稅技巧,降低稅負

掌握上述六大節稅技巧,尤其是將高稅率所得轉為「10%分離課稅商品」,並善用最新免稅額與扣除規定,即可在合法範圍內大幅降低稅負。


報稅前,務必確認最新法規或諮詢身邊的CFP®理財顧問,合理規劃、合法節稅,讓你在2025報稅季中輕鬆過關,省稅有成!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寫作陪伴計畫與郭孟鑫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郭孟鑫

│認證:CFP、AFP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服務:個人與家庭理財規劃、中小企業主財務規劃與諮詢、理財規劃和金融工具的分析評估

郭孟鑫網站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