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面對失智不慌張:從生活、保險、財務3個關鍵規劃!

ree

作者:蔣宜臻

 

台灣在今年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的社會,所謂超高齡是指65歲以上人口超過全人口的20%,也就是五個人就會有一個老人。台灣除了半導體先進發展是世界之最,「人口老化」更是世界之最。

 

除了高齡化的問題,台灣失智症人口也是每年都在攀升。根據失智協會統計,截至2024年全台約有35萬名65歲以上長著罹患失智症,盛行率高達7.99%,65歲以上長者,每100個人當中就有近8個人罹患失智症,然而失智症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顯著提高,85歲以上盛行率更高達兩成。

 

預估到2041年,失智人口可能增加至86萬人以上。且失智症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的失智約9.36%,男性約6.35%。這與女性平均壽命較長、雌激素變化、較高的憂鬱症和睡眠障礙罹患率等因素有關。

 

對我們來說,要馬不是快到了,不然就是正走在這條路上,走一趟安養中心,你會發現台灣失智人口還真不少。

 

 

先了解失智的型態/症狀

我們先來了解,失智的型態/症狀有分哪幾種?


1.退化性失智症

大部分患者屬於這個類型,都是大腦神經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且這是不可逆的,像是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士體失智症

 

2.血管性失智症

過去有發生過腦血管的病變,例如:腦溢血或是腦中風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而造成智力減退。長期下來智力就會呈現階梯式的退化,憂鬱現象、動作緩慢、反應遲緩等失智問題。患者最知名的就是已故瓊瑤女士的夫婿平鑫濤。

雖然血管性失智症好發於老年身上,也有可能好發於任何年齡。

 

3.其他原因引起的的失智症

有些是特定原因引起的失智症,經過治療有機會可以恢復。例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新陳代謝異常、營養失調、藥物、酒精中毒或外傷等等。

 

 

失智也會有遺傳風險嗎?

根據統計分析報告,老年會出現的阿茲海默症,的確具有部分遺傳性,但不是絕對的。

這個問題和乳癌或是子宮頸癌是否會遺傳是一樣的,有些沒有家族病史,仍然得到癌症疾病,也有些有家族病史但卻沒有得到。

最主要還是靠後天環境和生活習慣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要如何預防這些失智症最主要還是需要靠後天的努力。

 

 

失智帶來的風險有哪些?

  • 從「健康方面」來說: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睡眠障礙、溝通和表達能力出現問題,導致自理生活能力喪失,甚至家人有時也無法了解失智患者要表達的意思,以及失智患者有時也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而不自知。

  • 從「日常生活方面」來說:有些患者隨著病情發展、很多生活能力慢慢退化,例如穿衣、洗澡、吃飯。以及生活上非常容易遇到詐騙的行為,例如:外出購買物品遇到詐騙。

  • 從「行為或精神狀態」來說:有些失智患者會有憂鬱、躁鬱、發怒甚至攻擊家人等行為,或是出門忘記回家的路。例如:台灣藝人林葉亭的失智父親,趁家人不注意時,偷跑外出,走失11天後在一處民宅水池被發現已身亡。

 

 

失智患者,應該提前做的3項規劃

1. 失智患者的生活規劃

  • 培養規律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喝酒、保持情緒穩定、多社交、保持開朗的心態、穩定的睡眠品質、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 飲食:採用地中海飲食方式,食用橄欖油、膳食纖維、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莓果類、堅果、魚類及豆製品。補充營養素(葉酸、B1、B2、B6、B12)和維生素A、C、E。

  • 多運動 : 有氧運動、瑜珈、爬山、快走、慢跑、太極拳、氣功。

  • 興趣:多動腦,培養學習的興趣、挑戰腦力活動。例如:書法、畫畫、寫作、玩益智遊戲,打麻將、下棋等等。

 

 

2.失智患者的保險規劃

失智患者在中重度時,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慢慢退化,照顧自己就變成一種挑戰,對家人來說更是沈重的負擔,在家照護需要請外勞,所費不眥,但是如果到安養中心照護,所需要的費用也是相當龐大。

 

如果有提前做保險規劃,也可以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可以規劃長照險和失能險。讓年老風險來臨時,保險是最堅強的後盾。但是如果你沒錢買保險,至少你要多花時間去運動。

 

 

3.失智患者最重要的財務規劃

近年來,詐騙橫行,很多失智長者在初期症狀產生時,家人應對些法律常識充分了解,並協助失智長者提前做好安排及規劃,以免失智患者不自覺地揮霍財物,或是遭到詐騙集團的詐騙,

 

  • 意定監護 : 透過契約方式預先指定監護人,若未來受監護宣告時,可由法院裁定自己預先指定的人擔任監護人。

  • 「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主要保護受監護人,受輔助宣告之人。

  • 金融銀行註記:失智患者可預先向金融機構申請信用資料註記,不再申請貸款、信用卡。

  • 辦理不動產預告登記:可以到「地政機關」辦理「預告登記」,意指未經塗銷之前,不動產不得進行移轉和處分。

  • 財產信託:透過信託方式將財產權交由受託人管理(例如:銀行),由受託人依契約約定管理處份信託財產(例如:定期給付生活照顧費用)

 

 

預防失智3關鍵:動腦、動身、動心

失智並不可怕,早期發現還是可以延緩退化的程度,且可以讓生活過得很有品質。


失智症也可以預防的,多做些對腦部有益的事,並且控制對腦傷害的事,不抽煙、少喝酒、保持心情開朗,失智症就會慢慢遠離我們。


 ---

【作者】蔣宜臻

│證書:信託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證照、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

│專長:保單彙整、退休理財規劃、財富傳承

│經歷:銀行1年、保險業20年

│LINE聯繫-蔣宜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