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保險商品百百種應如何下手?給小資族、家庭經濟支柱、退休人士、高資產族的保險購買指南!

已更新:3月12日


ree

作者:蔣宜臻

 

保險商品百百種,從醫療險、壽險到投資型保單,讓人眼花撩亂。


但其實,針對不同人生階段,對保險的需求也不同!


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障呢?接下來~針對不同族群,提供簡單實用的保險規劃建議,幫助你做好風險管理,為未來增添一份安心。

 


買保險前,先了解自身的預算和需求

給「小資族」的保險規劃建議

由於剛出社會新鮮人,對於保險的內容並不了解又礙於收入有限,會建議先拿收入的1/10來幫自己規劃醫療定期險、意外險、實支實付、重大傷病定期險。因為定期險的保費相對便宜很多又能夠買到非常高的保障,有以小搏大的功能。

 

給「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險規劃建議

家庭支柱通常代表一個家庭的印鈔機,家庭責任重大,需考量家庭的責任風險缺口以及房貸風險缺口,簡單來說,壽險保障要提高,萬一風險發生時,經濟來源才不至於中斷。而意外險、實支實付、重大傷病險以及壽險這些保障內容相對也是要提高,甚至全家都需要規劃保單,預算也會建議收入的15~20%。

 

給「退休人士」的保險規劃建議

我們常常說退休規劃要趁早,有能力可以退休代表經濟能力相對安全,退休時除了勞保退休金以外,建議在規劃退休前5~10年 ,可以透過保單強化退休後的醫療保障,除了加強住院實支實付和失能險之外,另外也可以透過保險,規劃退休養老金,怕擔風險的可以規劃利變增額型壽險或利變還本型壽險,不怕擔風險的可以做投資型保單,連結債券型的投資商品,穩定配息的概念。

 

給「高資產族」的保險規劃

擁有大量財富固然令人欣喜 ,但也要留意各種不同形式工具的財富,在財富傳承過程中產生的稅負問題,不要讓高額遺產變成子女繼承的障礙 ,善用保險的免稅額,以及有類信託的功能,建議規劃有「高槓桿倍數」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當風險來臨時,可以利用保險工具,預留稅源,解決稅賦上的風險。

 

 

常見的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壽險

人走掉不外乎疾病或者意外,只要有一天上帝找你喝咖啡,無論疾病走或是意外走,有買壽險都會賠,保費是越年輕買越便宜,男的比女的貴,年紀越大也會越貴,相同的保額也會比意外險貴很多,主要是因為不管什麼原因走掉就賠。這是解決「死」的問題。

 

意外險

意外險看職業等級去計算費率,職業等級分1~6級,內勤人員 (1級)和高危險群(6級),保費差距很大,(6級)是(1級)的4.5倍,如果買意外險,生病走掉是不賠的,不過意外險的保費相對便宜很多,職業等級1級,保額100萬有年才要繳1200左右。這是解決「殘」的問題。


健康險

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重大疾病、重大傷病、癌症險、長照險。有些還分提前整筆給付或是分期給付,視各家商品內容不一。這是解決「病」的問題。


養老保險

養老險又稱生死合險是綜合「生存險」和「死亡險」的優勢,就是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儲蓄險,這是解決「生」的問題。


投資型保險

投資型保險就是把投資跟保障結合在同一張保單上 ,不過他的特色是盈虧自負。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的目的主要是提供經濟弱勢者基本程度的人身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

 

房貸壽險

房貸壽險是提供給有房屋貸款的民眾所購買的專屬壽險商品,可避免家人因突然喪失家中經濟來源,無力繳交房貸,而導致房屋被債權人法拍的情況發生,達到留愛不留債的效果。

 

小額終老保險

為了因應我國少子化老人化的趨勢,金管會推動的小額終老保險保費低廉,保障內容淺顯易懂,能夠享有基礎的保障,自112/5/1起由70萬提高到90萬,件數由3件放寬到4件。

 


為什麼要提早規劃保險?

不管是醫療保障規劃或者退休規劃,這些都是需要提早做準備的。提早規劃除了風險轉嫁之外還有越早買保費越便宜,實務上發生很多沒有提早規劃,等到年紀漸長了或是有體況要買保險,會面臨到被保險公司延期承保或是加費承保,甚至拒保的可能。

 


需要檢視保單的5種情況

保險絕不是買了就好,人生每個階段的需求不同也要適度的做調整,這個就像衣服一樣,小孩子的衣服大人是穿不下的。什麼樣狀況需要定期檢視保單?

 

1.不熟悉自己的保單

對自己保單內容完全不知道或許是人情壓力,或許是父母幫你規劃,也不知道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當發生理賠時才發現,當初父母幫忙買的儲蓄險,後來發生癌症卻不賠,人們總是認為有買就好發生問題時才發現買的不是自己要的,這樣容易產生保險糾紛。


2.健保大幅更動

健保福利制度的改變,例如現代的健保醫療趨勢住院少、手術小、身體復原快,藥材雜支多再加上很多比較先進的治療,健保都不給付,從前的保單可能額度無法支付醫療費用,這些都要適時地加強實支實付的保障。


3.結婚生子時

結婚生子責任加重,之前規劃的保障內容還夠嗎?如果有了小孩有了房貸身上扛著家庭責任變大,產生的風險缺口也加大,這個時候也要適時地把保障提高。

 

4.身分改變時

單身時買的保險受益人通常是親人,如果婚後忘記更改可能無法保障到另一半跟小孩子,例如婚前的受益人是弟弟,未來不幸身故理賠金由弟弟領走,另一半跟小孩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甚至投保之後職業有變更也要記得通知保險公司或業務員,避免日後意外發生時產生理賠糾紛。

 

5.基本資料變更

基本資料的變更,隨著人生不同階段身分改變,結婚、生子、換工作、改名字、換手機、搬家都一定要記得找業務員變更資料職業等以及受益人聯絡資料,這些都可能影響權益,所以確保資料都正確才能避免保障權益受損。

 

 

保險規劃因人而異,提早準備最安心

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保險需求。無論是小資族、家庭支柱、退休人士,還是高資產族群,都應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分配預算,選擇合適的保險保障。若能提早規劃可以用比較便宜的保費買到,也能提早完成風險轉嫁。


此外,保單並非買了就沒事,應定期檢視,讓保險真正能符合自己的實際需求,發揮最大功效。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的寫作陪伴計畫蔣宜臻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蔣宜臻

│證書:信託證照、理財規劃人員證照、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

│專長:保單彙整、退休理財規劃、財富傳承

│經歷:銀行1年、保險業20年

│LINE聯繫-蔣宜臻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投資、理財、執業、顧問行銷等資訊分享。歡迎加入,跟我們一起討論~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