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個孩子未來要照顧爸媽,會不會太辛苦?小家庭的未來焦慮…


ree

作者:傅丞瀚

 

最近跟朋友小靜聚餐,他看著一張照片,突然有些感觸。照片中是一對年邁的夫妻分別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中間坐著一位年輕人,忙著左右兩邊照顧。小靜看完沉默了幾秒,然後淡淡說了一句:「我未來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嗎?」


小靜和先生大約40歲,有一個3歲的小孩,最近剛買房,房貸約1500萬。雖然兩人都有穩定收入,但日子仍舊過得緊繃,工作壓力、育兒費用、房貸和生活開銷,樣樣都不能鬆懈。


她說:「如果我跟我老公老了生病,只有一個孩子,要照顧兩個人,真的很怕他會很辛苦,但要再生一個,又擔心養不起。」


在40歲左右的年紀,往往是人生責任最重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幫未來的自己做打算。

多數人總是將自身的未來規劃,放在整個家庭需求的最後一項。心裡總想著「等有錢一點再來規劃退休或長照吧!」


但問題是,如果風險在資產還沒累積起來前就來臨了呢?

 


提早準備:退休與長照

不需要有錢才能開始,而是開始了才可能有錢

退休與長照並不是要靠一筆大錢一次解決,而是透過每月有計劃地投入與配置,逐步建構出來的安全網。特別是小家庭更要懂得善用有限的資源,換取長遠的保障。


如果每月有1萬元的預算可以做規劃,這筆錢就可以成為未來人生的關鍵槓桿。

 


1. 長照保障:用保險轉嫁未來風險

長照什麼時候會發生、要花多少錢、會持續多久,都是無法預測的變數。而保險的價值,就是把這些未知,轉化成有準備、有保障的確定。

  • 每月約500~1000元,可投保定期型長照險

  • 發生長照狀況後,每月給付5萬,給付可達20年

  • 預算高點的可以改成終身型長照險,再搭配重大傷病險,提高實用性與理賠彈性


這樣做的好處是,未來萬一真的發生狀況,不需要動用原本累積的退休金或拖累孩子,讓照顧責任從「家庭」轉嫁給「保險公司」。

 


2. 退休準備:穩定投資、累積資本、創造現金流

退休並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現金流的轉換,從工作收入轉為投資收入。

  • 每月投入7,000~8,000元,進行定期定額的投資累積

  • 可選擇投資型保單(壽險搭配資產配置)或ETF(如台股高股息、全球平衡型)

  • 投資期間:從現在起到65歲,共25年,假設年報酬率為6%,可累積資產約480萬~550萬元

  • 退休後轉為配息型商品或年金保單,每月可穩定領取2~3萬元現金流


這筆資產就是未來退休的主力部隊,也是讓孩子可以安心追夢的後盾。

 


3. 壽險規劃:保護資產累積期的關鍵補位

萬一還沒存夠退休金或長照資金就因疾病或意外發生風險,家庭資金鏈可能會中斷。

  • 規劃一張基本壽險或投資型保單附加壽險功能,保額足以清償房貸與預留教育金。能避免萬一家庭經濟支柱倒下,孩子與配偶被迫背負龐大壓力。


ree

 

孩子不是養老保險,自己準備才是關鍵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我們可以選擇老得有尊嚴,也不讓孩子為難。


小靜的焦慮,其實不是脆弱,而是她在替未來負責。我們不是在跟她說一定要生或不生第二胎,而是陪她一起想清楚。


如果現在就幫自己準備好一筆「未來的穩定收入」和「臨時有事的備用金」,那不管將來孩子是一個還是兩個,他們都能更自在地過自己的生活,不必被「孝順」壓得喘不過氣。


最理想的狀況,是我們自己把未來安排好,讓孩子不必回頭扛起我們的老年。那筆錢,不只是保險,更是對孩子最深的體貼和愛。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寫作陪伴計畫傅丞瀚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傅丞瀚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信託證照、理財規畫人員證照、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

│專長:資產傳承、稅務規劃、退休金規劃、保單健診分析

│經歷:保險業14年

│LINE聯繫:傅丞瀚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