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年收80萬,一年保費繳掉20萬?一年保費多少算合理?


ree

作者:邱冠敏

 

「年收入80萬,一年繳保費 20 萬,這樣是不是太多了?」

這是客戶Lisa最近問我的問題。Lisa還告訴我,為了繳保險費,導致生活日常花費有點緊繃,常常要靠刷卡才能維持生活,壓力超大。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日常中非常常見。很多人買保險是為了安心,但卻不小心走到「買太多」反而讓自己生活壓力爆表。

 

那麼,一年該繳多少保費才算「合理」?

 

本篇文章從下面2個方向交叉運用,來幫助你對應自己合適的保險!

  1. 用「年收入比例」來看你保費花太多還是剛剛好

  2. 用「身份類別」來決定你應該優先買哪幾種保險

 

 

1.年收入比例法:保費控制在10%

保險保障不是越多越好,以保險業界多年來累積的經驗法則來說,一般建議年保費佔年收入「10%」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範圍,也就是個人每年支付的保障型保費,建議不要超過自己全年收入的10%。

 

我們來看客戶 Lisa案例:

  • 年收入:80 萬

  • 年繳保費:20 萬(佔比 25%)

 

結果呢?她告訴我:「生活費常常不夠,只好刷卡周轉,壓力超大。」這樣的情況就屬於「保障過剩」,長期來說會影響財務健康。


ree

然而年收入比例法然只是粗略參考,實際保險需求仍應依個人家庭責任、財務狀況與風險管理來考量,更顯得完整與安心。

 

2.依身份分類:挑對險種,比買多更重要

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不同,所面對的風險也不一樣。與其亂買一堆保險,不如先問自己一句話:「我現在最怕什麼風險?」

 

以下,針對身份分成三種常見族群,我們來看怎麼買才安心

 

單身族(剛出社會/無家庭負擔)

  • 主要風險:意外與醫療自費

  • 保障目的:以醫療、意外為主,避免生病或受傷自費過高

  • 建議險種:實支實付、意外險、重大傷病險

 

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

  • 主要風險:家庭經濟中斷、醫療支出

  • 保障目的:以家庭責任與收入保障為核心

  • 建議險種:壽險、定期壽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實支實付、失能險

 

退休族(靠退休金或儲蓄生活)

  • 主要風險:長照、慢性病與重大醫療支出

  • 保障目的:以長照與重大醫療支出為主

  • 建議險種:長照險、失能險、重大傷病險(視退休金流與保費預算而定)

ree
以上提供兩個方向讓讀者交叉運用,保險買的剛好、買到適合自己,才是真保障!鼓勵諮詢專業CFP®理財顧問,透過完整財務評估找出適合自己的保障組合。

 

 

有高資產,需要買保險嗎?

資產超過 3,000 萬的你,更該思考的是「傳承風險」!


高資產在乎不一定是保障夠不夠的問題,反而是怎麼做好退休金以及資產傳承才是關鍵!保險的角色不只是「轉移風險」,更是「平衡資產」與「節稅傳承」的重要工具。


  • 建議險種:年金式保單或增額終身壽險,加上運用運用保險金指定受益人與保險金信託來做好整體退休與傳承的財務安排

 

 

保險要「買得剛好、買得對」

總結來說,保險不是買越多越好,而是要「買得剛好、買得對」。

 

與其每年繳高額保費「壓力山大」,不如思考自己的收入比例與人生階段,挑對需要的險種,把錢花在刀口上。

 

年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0%上下,是多數人較能負擔又有保障的範圍,而不同身分族群也有不同的保障重點。

對高資產族群來說,保險更是資產配置與節稅的工具。

 

最後,也特別提醒~與其亂買保險,不如找專業的「CFP理財顧問」規劃,才能讓保障真正符合需求,也不會讓保費拖垮生活。

 

買保險的目的,是讓生活更安心,而不是更有壓力。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寫作陪伴計畫邱冠敏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邱冠敏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歷練銀行業財富管理教育訓練部門多年,擅長個人與家庭財務諮詢、理財目標優化建議、資產配置管理、退休安養規劃、所得稅&遺贈稅規劃

│Email聯繫:邱冠敏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