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該使用信用卡?對!信用卡回饋、信用、保障、彈性4大好處!
- 理財好聲音

- 6月30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作者:郭孟鑫
你是不是還在用現金或金融卡消費?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正在錯失許多理財機會。正確使用信用卡,不只能為你帶來實質的回饋,還能建立良好的信用紀錄,為你未來的理財規劃打下穩固基礎。
只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信用卡也能成為你最佳的理財夥伴。
每個人都必須使用信用卡的4個原因
1.消費回饋:讓每一筆消費都有價值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消費回饋。每一筆刷卡消費都能為你帶來額外收益。
以一般消費為例,通常提供0.5%至2%的現金回饋,這意味著你每月花費20,000元,就能獲得100至400元的回饋。
換個角度想你不使用信用卡等於是,你把原本要回饋給你的錢送給有在使用信用卡的人。
對小資族而言,這些看似微小的回饋累積起來卻相當可觀。
假設你一年的必要支出為30萬元,如果平均回饋達到2%,就能獲得6,000元的回饋,而這些消費本來就是你要花的。
2.建立信用紀錄:為未來鋪路
信用紀錄對個人財務規劃極為重要。無論是申請房貸、車貸或其他貸款,銀行都會參考你的信用評分來決定是否核貸以及利率的條件。
持續使用信用卡並維持良好的還款紀錄,能讓你的信用評分逐步提升。當你需要申請房貸時,爭取到較低的貸款利率,長期下來能省下數十萬元的利息支出。
就算現在沒有貸款需求,聰明的你也應該提早建立信用紀錄。因為信用紀錄的建立需要時間累積,越早開始越有利。對於剛出社會的人來說,申請一張適合的信用卡並正常使用並按時繳費,是簡單有效建立良好個人信用的第一步。
3.消費保障:附加的保險服務
信用卡提供的保障是現金無法比的優勢。
旅遊方面,許多信用卡提供旅遊不便險、班機延誤險、行李遺失險等保障。使用信用卡支付機票或旅遊行程,就能自動獲得這些保險保障。
4.資金管理:增加財務彈性
讓你在資金調度上更有彈性,可以讓資金做更有效的運用。
舉例來說:當你需要支付一筆較大的費用時,可以先用信用卡支付,然後利用信用卡來分期延後支付幫助你更靈活地處理財務狀況。
不過要特別注意,絕對不可以因為有信用額度就過度消費,也要確保在繳費期限前有足夠錢償還卡費,避免產生循環利息。

如何聰明善用信用卡?
主力卡+備用卡組合策略
一般建議採用「主力卡+備用卡」的策略,主力卡用於日常高頻消費,備用卡則針對特定消費情境使用。
主力卡的選擇應該以你最常用的消費類別為主。如果你經常在便利商店、超市、餐廳消費,就選擇在這些通路有高回饋的卡片,確保符合你的消費模式。
備用卡則可根據特殊需求來選擇。例如,需要加油的人可以申請加油卡、經常出國的人可以準備一張高海外消費回饋卡...等。備用卡不需要經常使用,但在特定情境下能提供更好的優惠。
不同情境的信用卡應用消費
日常消費情境:對於以日常消費為主的族群,建議選擇在超市、便利商店、餐廳...等通路有高回饋的信用卡。這類卡片通常提供1.5%至3%的回饋率,有些甚至在特定通路提供5%以上的高回饋。
經常旅行情境:經常出差或旅遊的人,選擇旅遊相關的信用卡。通常在機票、飯店、租車...等消費提供加碼回饋,還可能包含:機場貴賓室使用權、旅遊保險...等附加服務。透過日常消費累積里程,可以兌換免費機票或升等服務。不過要注意里程的有效期限和兌換規則,避免里程過期失效。
網路購物情境:這類在線上消費有高回饋的卡片,在特定購物網站或所有網路消費都提供加碼回饋,回饋率通常在2%至5%之間。使用時要注意有些卡片只在特定購物平台提供高回饋。選擇時要考慮自己常用的購物網站,選擇最適合的卡片。
透過行動支付享受加碼優惠
現在多數信用卡都支援綁定各種行動支付工具,例如:Apple Pay、Google Pay、Line Pay、街口支付...等。除了享有原本的信用卡回饋外,還可能獲得行動支付平台的額外回饋。
例如:某張信用卡原本提供1%現金回饋,綁定特定行動支付後可再享0.5%加碼,總回饋率就達到1.5%。部分行動支付平台還會不定期推出加碼活動,回饋率可能達到10%以上。
💡小提醒:記得每年檢視卡片權益,銀行降低回饋不會主動通知。
一般民眾用卡常見問題與解答
辦很多卡真的有用嗎?
許多人認為辦越多張信用卡就能獲得越多種優惠。但信用卡不是集點卡,重點不在數量而在於是否適合自己的消費模式。
辦太多卡片反而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每次申辦信用卡都會被銀行查詢聯徵紀錄,短期內過多的查詢紀錄可能影響信用評分。太多的卡片也難以管理,容易忘記繳費期限或搞混不同卡片的優惠內容。
建議一般持有2至4張信用卡就好,包括一張主力卡和幾張特殊用途的備用卡。關鍵是要確保每張卡片都有明確的使用目的和價值,避免申辦用不到的卡片。
點數回饋跟現金回饋哪個更好?
這是信用卡使用者常面臨的選擇障礙。一般而言,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兌換需求,現金回饋通常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如果你有特定的消費習慣,例如:經常出國的人可以選擇里程回饋。關鍵是要評估這些點數是否真的會被使用,以及兌換價值是否優於現金回饋。
信用卡會害我過度消費嗎?
這是大部分不使用信用卡的人最大的擔憂。確實,信用卡的延後付款特性可能讓人產生「現在花錢,以後再煩惱」的心態。
其實,過度消費的根本原因不是信用卡本身。如果真的控制不住消費慾望,可能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習慣,而不是檢討信用卡。
一個有效方式是把信用卡當作現金來使用,也就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每次刷卡時都要確認帳戶中有足夠資金償還,避免循環信用。
被盜刷怎麼辦?
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開啟刷卡簡訊通知、設定消費限額、關閉不必要的海外消費功能、避免在不安全的網站輸入卡號等。
萬一發現被盜刷,要立即採取行動。
首先,馬上致電信用卡客服中心報告異常交易並申請止付。
其次,保留所有相關證據,包括:簡訊通知、交易紀錄、報案三聯單。
最後,向銀行提出爭議帳款聲明,表示該筆消費並非本人所為,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和說明。
如果是非授權交易(也就是盜刷),持卡人的責任有限。只要盡快發現和處理,越早通報,處理越順利。
可以只付最低金額嗎?統一回答:不可以
信用卡帳單上的「最低應繳金額」常常讓人誤解,以為只要繳交這個金額就沒問題了。
事實上,只繳最低金額會產生高額的循環利息。
台灣信用卡的循環利率通常在年息15%左右,換算成月息約1.25%。如果你只繳最低金額,剩餘未繳部分會以這個利率計算利息,而且是複利計算。長期下來,利息可能遠遠超過原本的消費金額。
舉例來說:
你買了一個酷酷的東西10萬元,每月只繳最低金額(通常是應繳金額的10%)。
在年息15%的情況下,需要花費超過10年才能還清,總利息支出將超過5萬元。
等於你花了15萬元買原本只值10萬元的東西。
正確的作法是每期都要全額繳清。如果真的遇到困難,也要盡量多繳一些,降低循環利息。
最好的方式是事先做好財務規劃,避免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
結語:把信用卡變成理財好幫手
信用卡確實是現代理財不可或缺的工具。透過正確的使用方式,信用卡能為你帶來實質的金錢回饋、建立良好的信用紀錄、提供消費保障並增加資金運用的彈性。
對於剛開始使用信用卡的新手,建議先從一張簡單的現金回饋卡開始,熟悉信用卡的運作模式。
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花費超過自己的償還能力,保持「能力範圍內消費」。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認識信用卡,讓你的每一筆消費都更有價值。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寫作陪伴計畫與郭孟鑫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郭孟鑫
│認證:CFP、AFP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服務:個人與家庭理財規劃、中小企業主財務規劃與諮詢、理財規劃和金融工具的分析評估
│郭孟鑫網站
〔理財顧問專屬社群〕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