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法則完整解析:計算、資產配置、退休提領策略一次看懂!

已更新:8月23日

ree

作者:蕭光廷


老吳是我以前的同事,前幾天他來找我,說他工作已經接近30年了,最近因為感受到身體大不如前,考慮提前退休,但又怕目前已存的退休金無法支撐到最後,因此相當苦惱。


我問了老吳幾個簡單的問題,隨手幫他試算了一下,發現他的經濟條件其實已經可以支撐他安心退休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你是否和老吳一樣,已經達到退休的經濟條件,但自己卻渾然不知?


本篇文章將引導你用簡單的4%法則,一步步帶你估算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可以安心退休,同時也會告訴你甚麼是4%法則,以及退休後,資金可以放在哪,才能運用4%法則,安心提領到終老。

 

 

運用4%法則, 算出退休金的4步驟

以下計算退休金的4步驟都是以每戶為單位來預估的:


步驟1:預估退休後的年花費

你若像老吳一樣,平常有記帳的習慣,應該可以知道,每年需多少生活花費;但若你還未有記帳的習慣,可以參考《遠見》於2025年6月進行的「勞退新制20週年大調查」,從簡約樂活富足的退休生活情境,每月分別需要4.1萬7萬11萬元,將這些金額乘以12,便可預估退休後的年花費

ree

步驟2:估算退休後每年固定收入

退休後的固定收入會因人而異,但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 社會保險:如勞保(勞保老年年金)、國保(國民年金),詳細金額可至勞動部網站試算。

  • 職業退休金:如勞退(勞退月退休金),詳細金額可至勞動部網站試算。

  • 商業保險:儲蓄險、年金險等保險給付。

  • 其他:利息收入、租金收入。

把以上這些固定收入,以為單位加總起來,便可估算退休後每年的固定收入。


下表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 第一例:假如某人退休後的固定收入,只有勞保老年年金勞退月退休金,且分別領平均值;根據勞動部2024年底的調查,勞保老年年金平均月領約20,000(年領240,000),勞退月退休金平均6,300(年領75,600),兩者加總起來(315,600),便是他退休後每年的固定收入。

  • 第二例:老吳透過勞動部網站查詢,他的勞保老年年金月領金額是17,000(年領204,000),勞退月退休金是20,000(年領240,000);除此之外,他有一間小套房在出租,租金收入每月是15,000(每年180,000);三者加總起來(624,000),便是老吳退休後每年的固定收入。


ree


步驟3:計算退休後的年花費缺口

將第1步驟的預估年花費,扣除第2步驟的預估每年固定收入,便是退休後年花費缺口;年花費缺口也就是退休後,需要從退休金帳戶,提領出來當生活費的金額。

年花費缺口 = 預估年花費 - 預估每年固定收入

 

步驟4:運用4%法則, 計算出退休金缺口

套用4%法則的公式,將第3步驟算出的年花費缺口,直接除以4%,也就是乘以25,便可計算出需自行準備的退休金金額。

  • 自行準備的退休金 = 年花費缺口 ÷ 4%, 或是

  • 自行準備的退休金 = 年花費缺口 x 25


下表採用了《遠見》調查的簡約樂活富足三種退休生活情境的花費,並假設每年固定收入只有315,600(平均勞保月領平均勞退月領),分別計算出三種情境需自行準備的退休金金額。


除此之外,下表也用4%法則,計算出老吳需自行準備的退休金金額。

ree


退休理財規劃策略:4%法則

4%法則是什麼?

「4%法則」是一種退休理財規劃策略,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財務顧問William Bengen所提出,他透過回測美國50年歷史 (1926~1976) 的股票與債券的實際報酬率,採用股債比例50%:50%的資產配置,估算退休後每年可以從退休金帳戶安全提領多少錢,而不至於在退休期間把錢花光。

他當時得到的結論是,如果退休第一年,從退休金帳戶提領4%金額來當生活費,而退休第二年,以及之後的生活費,可以依照前一年的通膨率進行調整,根據當時美國50年的歷史資料計算,退休金帳戶可以連續提領30年以上,最短約33年,多數情況更能維持40年或更久。

 

4%法則的案例說明

譬如某人退休當年有1000萬的資產,1000萬的4%是40萬,所以退休第一年,他可以提出40萬來當生活費。

假設退休第一年,當地有2.5%的通膨率,因此退休第二年的提領金額可以比第一年多2.5%,40萬的2.5%是1萬,所以退休第二年,他便可以提出41萬來當生活費。

爾後年度的提領都和退休第二年相同,可以按照前一年度的通膨率來做調整。如此下去,有相當高的機率,可以連續提領超過30年之久。

由於4%是退休第一年可以提出的退休金比率,因此我們便可以算出:退休需自行準備的退休金 = 退休第一年需自行準備的生活費 ÷ 4%

ree

為什麼4%的提領率被認為是安全的?

Bengen所採取的股債比例50%:50%的美國市場投資組合,其長期年化報酬率,一般可安全預期大約在8%左右

4%法則被視為「安全提領率」的核心,最主要是因為4%的初始提領率,加上2%~3%的合理通膨率,一共是6%~7%,低於預期的退休金投資組合的長期年化報酬率(8%),確保提款不會消耗過快,使退休資產能隨著投資組合的收益再成長,形成可持續的現金流。

換句話說,4%代表一個既合理又保守的界限,能兼顧生活品質與資產持續性,避免資產過早消耗殆盡。
ree


運用4%法則,退休資金應該放在哪?

由上文所述,退休後,若想要運用4%法則,安心提領生活費到終老,那麼退休金投資組合的年化報酬率至少需達到7%左右。


如果太保守,大部分退休資產都放在現金債券,將導致資產成長率不足,有很高機率不夠支撐長期的提領。


反之,如果太積極,將退休資產100%放在股票或是單一個股,萬一退休初期就遇到股市大跌(如2008年、2020年),除了資產迅速縮水外,還要每年照常提領4%,這將會加速耗盡資產。


4%法則需要的是退休資產能長期增值抵抗通膨、且不會波動太大,導致提領失敗,因此,退休資產建議投資在一個多元化、夠分散、且長期向上的資產組合中,其中大範圍的股票和債券的組合是最適合被採用的,以下列出幾個適用於4%法則的資產配置重點:


適合的股債比

若希望退休資產能保守穩健的增值,可採取和Bengen提出4%法則時一樣的股債比,也就是50%:50%,這會是不錯的選擇。

若預期退休時間會較長,願意多冒些資產短期下跌的風險,來換取更長的提領年限,那股債比60%:40%也是財經專家經常建議的選擇。


適合的股票類別

運用於4%法則提領的資產,需要能夠長期增值,因此價值長期往上的整體股票市場,如全世界股票ETF、S&P500指數型ETF、全市場美國股票ETF、台灣50指數ETF,都是非常適合的標的。


適合的債券類別

運用4%法則提領的資產,帳戶中債券的主要功能,在於穩定整體資產的波動,而非追求高收益,因此大範圍的高評等公債政府公債是比較合適的,如全世界債券ETF、中期美國政府債券ETF,都是非常適合的標的。

ree

退休超過40年,提領率要更保守

最後提醒讀者,運用4%法則,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簡單估算退休需要準備多少資金,協助規劃如何讓退休資產可支撐30年以上,但若預期退休年度會超過40年,4%法則應視為一個上限,建議將提領率降低至3%~3.5%,以確保退休資產能安全應付長壽風險,並安穩過好退休生活。


---


【作者】蕭光廷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考試合格、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

│專長:資產配置建議、財富傳承規劃、退休金規劃、風險管理

│交大電子所碩士、凌陽創新科技、太陽保險經紀人

│Email聯繫:蕭光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