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買房、婚後贈與,離婚時房子到底怎麼分?
- 理財好聲音

- 9月2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作者:彭彩蓮CFP
小林是新竹科學園區的工程師,今年 35 歲,他和小美從大學就開始交往,感情一直很穩定,終於決定要結婚了。
為了給小美一個安穩的家,小林在結婚前就先買下了一間房子,雖然背了 1,000 萬的房屋貸款,但他覺得這是對未來生活的承諾。婚後,小林就把房子直接過戶給小美,並且溫柔的對著小美說:「這是我們的家,我會陪伴你、愛護你、照顧你一輩子。」
從那之後,夫妻兩人展開了真正的「房貸人生」,為了盡快清償 1,000 萬貸款,他們把每個月的薪水都算得清清楚楚,週末不敢隨便亂花錢,連以前最愛的娛樂,看場電影、配上爆米花加可樂,都成了奢侈的回憶。
有時深夜,小林在餐桌前攤開房貸試算表,小美就坐在旁邊,幫忙算著下個月還要繳多少?能不能提早多還一點本金。夫妻兩個人一起努力,因為這不只是房貸,而是兩個人一起築的家。
婚姻並不是數學公式,努力不一定等於幸福。隨著時間的過去,爭執漸漸多於笑聲,裂痕慢慢取代了浪漫,最後,他們還是走到了離婚的那一天。
離婚時,感情已經回不去了,但現實的問題卻不得不面對:房子登記在小美名下,但 1,000 萬貸款是夫妻兩人一起還的,離婚時要怎麼分?
先了解什麼是夫妻財產制?
婚姻除了愛情,財務安排是相當重要。
民法將夫妻財產制度分為兩大類: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
1.法定財產制
法定財產制是最常見的,依民法第1005條,若夫妻沒有特別約定,就自動適用。台灣九成以上的夫妻都是這種情況。婚前各自取得的財產仍歸個人所有,婚後所得則要納入計算。婚姻結束時,財產少的一方可以向財產多的一方請求差額的一半,這就是所謂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簡單公式可以理解為:(婚後財產 − 婚姻中負債)÷ 2
例:丈夫有 15 萬財產、負債 5 萬;妻子有 5 萬、無債務 → 丈夫淨額 10 萬,妻子 5 萬,差額 5 萬 → 平均分配後,丈夫要給妻子 2.5 萬。
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如:配偶贈與)或慰撫金(如:精神賠償),是不用拿出來分配的喔。
2.約定財產制
約定財產制需以契約書寫,並向法院登記,可分為兩種:
共同財產制:婚後所得合併為夫妻共有,離婚時平均分配,處分財產也需雙方同意。
分別財產制:婚前、婚後財產完全獨立,誰賺的錢就是誰的,離婚時也不必分配,財務清楚。
因此,像小林和小美的情況,就是典型案例:小林婚前買房,婚後把房子贈與給小美,產權歸小美所有。但 1,000 萬貸款是在婚姻存續中共同清償的,屬於婚後共同付出,離婚時就必須依法定財產制計算。

離婚後,房子怎麼分?看3件事
1.房子是婚前買的?還是婚後買的?
判斷依據是「過戶日」。
婚前過戶=婚前財產;婚後過戶=婚後財產。
2.房子登記在誰名下?
原則上「登記誰就是誰的」。
婚後贈與的房子就是受贈人個人財產;若主張「借名登記」,必須有證據,但實務上法院大多認定「登記誰就是誰」。
3.房貸怎麼繳?
婚後用共同的收入,清償婚前的房貸,這筆錢要加回剩餘財產計算。
離婚時房子若還有貸款,需用「房子現值 − 婚前已付 − 父母贈與 − 未清貸款」的方式計算淨值,再列入分配。
婚前買房,房價暴漲怎麼算?
婚前 1,200萬買的房子,婚後還清貸款,市價漲到 1,800萬,離婚時是不是用 1,800萬來分?答案是NO
增值部分不算進剩餘財產分配。依民法第1017條,婚前財產在婚姻期間的「孳息」才算婚後財產,例如租金收入;房價漲跌不算。
換句話說,計算時還是以原本購買金額為基礎,扣掉婚前已付與婚後債務清償,再來看差額。雖然聽起來有些人會覺得不公平,但如果房價下跌,這個規則反而是保障。
來看個說明案例
例:阿豪與小芬
阿豪在婚前買了一間房子,總價 1,200 萬。
婚前先付了頭期款200 萬,剩下貸款 1,000 萬。
結婚後,用夫妻共同的收入,還了600萬貸款。
離婚時,房子市價漲到1,800萬,尚有400萬貸款未繳。
計算結果:房屋現值1,200 萬 − 婚前頭期款 200 萬 − 未清貸款 400 萬 = 可分配淨值 600萬
簡單講:房子還是阿豪的,房屋增值的600萬,也是阿豪的。
但小芬能夠分回來的是,婚後一起償還房屋貸款的一半,也就是300 萬。
小林與小美:最後房子怎麼算?
回到小林和小美的故事:
房子:小林婚前買下,但婚後贈與給小美,因此產權與增值利益都歸小美。
貸款:夫妻婚後共同清償了1,000萬,屬於婚後共同財產的支出。
結論:房子仍是小美的,但小林可以依夫妻剩餘財產差額請求權,主張分回 1,000 萬的一半=500萬。
換句話說,小美留住了房子,但小林也能拿回屬於自己婚後付出的成果。
懂規則,感情散了也能留住體面
婚姻裡的浪漫承諾,到了離婚時,會變成一筆筆冷靜的計算。不論是阿豪與小芬,還是小林與小美,規則都是一樣的:
記住:
房子歸誰?看登記與贈與。
錢怎麼算?看婚後一起還了多少。
愛情散了,法律無法修補感情,但財產分配至少能有個公平的出口。懂規則、早規劃,才能讓感情即使走到盡頭,也能好聚好散。
---
【作者】彭彩蓮CFP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 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 顧問師
│專長:保險、退休、信託、 傳承、稅務
│得獎:2022年FPAT理財規劃書 競賽 最佳人氣獎、2023年FPAT 理財規劃書競賽 評審
│經歷:壽險公司從業30年
│MAIL聯繫:彭彩蓮
│部落格:精彩蓮蓮。財富觀點|彭彩蓮CFP®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