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別慌!從現場到和解怎麼處理?一次看懂完整流程與自保關鍵
- 理財好聲音
- 31分钟前
- 讀畢需時 7 分鐘

作者:許騰遠
當發生車禍的時候,除了報警外,當下的第一通電話您會打給誰呢?
那天早上,我永遠都記得那通電話,因為接通時,我只聽到電話那端的哭聲和救護車的嗚笛聲....「喂....喂....喂,哈囉,有聽到聲音嗎?阿姨怎麼呢?」
電話那頭,只是一直哭...沉默...沉默...「那個那個...騰遠,我兒子出車禍了,他躺在我前面一直吐血怎麼辦啊。我們現在坐在救護車上面要去醫院。」
我只能先回覆:「阿姨,先不要緊張,先看醫生怎麼說,後續我再來協助處理,你們在哪間醫院,我們隨時保持聯絡。」
接下來就展開了一年多的後續流程了,歷經六次手術(包含一次頭顱手術),整個過程中,我只看見人性和對方不屑的嘴臉,有如八點檔的劇情,如果我們都不了解自身的權益,那我們又該如何爭取呢?
車禍事故當下:現場處理5步驟
其實發生車禍的時候,說不緊張,不會亂了手腳,真的是騙人的,我相信大家在路上,可能或多或少都有看過車禍,發生車禍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呢?其實車禍事故可大可小,輕則擦挫傷,重則失能死亡,一個家庭,可能因為一場車禍也就毀於一旦了,十次車禍九次快,特別是愈趕時間的時候,就愈容易出狀況。
所以只要您願意先學會了車禍處理方式,就是守護自己權益的重要開始。
基本上,我還滿容易接到類似的電話,除了當下先安撫對方緊張的心情外,也會快速跟對方說,後續警察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首先,在當下如何正確處理,先用一個口訣跟大家小小的分享,那就是(放)、(撥)、(劃)、(移)、(等)。
1放標誌
發生碰撞事故時,車主應立即停車且打開雙黃燈,在事故地點後方適當距離處,放置車輛故障標誌,避免發生第二次車禍事故。
2撥電話
查看是否有人受傷,車主應留在現場,撥打110報警或119救護傷患,報案時應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傷亡情形等,而撥打電話的人,未來是有機會符合自首的條件。
3劃線
在無人受傷或死亡情形下,應先用手機拍照蒐證,事故雙方車輛劃線定位,雙方均同意且汽機車尚能行駛,依法應儘速將汽機車移置路邊,違反致妨礙交通者,處新臺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4移開車輛
反之,若有人受傷或死亡時,依法應維持現場狀況,避免破壞現場跡證,違反者處新臺幣3,000元以上9,000元以下罰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
5等待警察
在警察到達前,我們可不能閒著,可以先適時關心對方是否有受傷,和對方互動時,千萬要心平氣和,切勿動氣爭執,同時了解對方是否有投保第三責任險,畢竟,先處理好心情,再來解決事情,會來得比較容易。
警察到達時,會收蒐證現場狀況,拍照事故現場,做酒精檢測,然後車禍筆錄,以利後續製作事故現場圖,唯一可能有變數會是在筆錄上,很多人在做筆錄時,可能太緊張了,導致筆錄內容可能和事實不符,而影響到後續的責任分析,所以做完筆錄後,請在簽名前,務必再次確認內容是否有誤(例如事實經過等),避免以後發現內容不符時才悔不當初,最後向警察領取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在事故現場,您的內心可能會混亂或焦急,或許可以透過報警和筆錄的方式,讓車禍事實可以被記錄下來,只要您願意清楚說明、完整配合,這些資料將成為保障您權益的第一道防線。
車禍事故後,必要的流程有哪些?
發生車禍後,即使只有一點點小挫傷,建議當天務必都要去附近診所,留下一個就醫記錄,以備不時之需,千萬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動作,因為在未來,可能因為手中握有這張王牌,可以迫使對方要出面來處理車禍。
以自己曾經的一次車禍當中,從車禍當下的置之不理,到後續處理過程中,就連一通電話,也都沒有打來關心。
更可惡的是,對方從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我跟自己說:「沒有關係哦,該跑的流程繼續跑,等我的傷勢康復之後,我們再來好好的處理處理,因為我會讓對方知道,你現在的態度,將會決定於未來我對你的回應,我們拭目以待哦。」
車禍事故善後處理
5天內通知保險公司、7天後請現場圖和現場照片、30天後請初判表。

這個賠償內容合理嗎?
關於賠償金額好像沒有一定的公定價,那這樣子的話,我要如何知道,和解金額到底合不合理呢?該不會一個擦挫傷要賠20萬嗎?還是一個骨折住院或失能可以求償上百萬呢?
其實這些金額取決於我們的傷勢,以及可以提供多少的資料以利佐證,因為一車一事故,一車一故事,考試或許有標準答案,但是關於社會科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只要能夠提出證明,雙方均同意和解金額,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和氣生財就圓滿落幕了。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如果我們要向對方求償,總是要依法有據言之有理,首先,我們要先確認雙方的車禍肇責比例,大致上有全責、主次因、同為肇事原因等,釐清責任後,才能確認雙方,應由誰來賠償對方多少金額,以利後續談和解減少紛爭。
車禍發生後,絕大部份會是以四肢和頭部受傷居多,例如有牙齒斷裂缺損、臉部撕裂傷、酸痛麻等,都是很常見的受傷狀態。然而,魔鬼藏在細節裡,千萬不要期待,對方會主動告知您本身的權益,因為您沒有提出的話,對方反而可以少賠,這個就是所謂的資訊不對稱、專業不平等,術業有專攻,所以適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為自己爭取最大的權益,或許您也可以參考看看。
車禍常見的3種傷害與賠償
簡單列舉三項常見的狀態:
因遭遇意外傷害而致牙齒缺損五齒以上者。準用第6-10項第十三等級,強制險審定10萬元
女性頭部、顏面部或頸部受損壞致遺存顯著醜形者。準用第9-1項第八等級,強制險審定60萬元
上臂神經叢完全麻痺者。準用第11-26項第六等級,強制險審定90萬元
調解到最後流程中,可能雙方金額差距不大僵持不下時,也可以善加調整和解內容,以利調解成功,不過還是要依當事人受傷的狀態,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
車禍和解怎麼處理?
和解內容大致可分為四種:
和解金額含強制險。
和解金額不含強制險。
和解金額含強制險不含強制險失能。
含強制險至和解日,不含和解後的強制險。
車禍遇到對方消極或拒絕處理,怎麼辦?
一般民眾關於發生交通事故時,當事人大概都是尋求3種途徑解決。
1和解(當事人自行和解)
只具有一般契約書的效力。
2調解(區鄉鎮調解委員會)
當事人或家屬可向區鄉鎮調解委員會、或法院聲請調解,調解成立經法院核定後,當事人就該事件不得再行起訴、告訴或自訴。
基本上,在沒有正式調解之前,我們要先確定我們的立場是什麼?是加害人還是受害人?如果我方向對方求償時,對方為什麼要接受呢?
反之,那如果對方向我方要求賠償時,我方可以接受嗎?所以只要有調解過的人都明白,現場的氣氛可能是緊張,立場是對立的,如何可以順利的和解,資料的佐證及事前的沙盤推演,就顯得格外重要,和解過程中如何見招拆招,仰賴於當事人是否有做足功課,或者是委託專業人士陪同去調解談判,想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訴訟(刑事或民事訴訟)
一般是對方態度惡劣,或者是和解金額談不攏,才會採用提告的方式,所以提告有三步曲,可至發生地派出所寫提告筆錄,或刑事告訴狀或地檢署按鈴申告,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提告,都需要在6個月內,向對方提告過失傷害罪(刑事訴訟)。
主要原因是讓對方多卡一個刑事責任,多少會讓人心生畏懼,迫使對方要妥善的來處理車禍事故,由於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的時效只有2年,所以為了怕刑事逾告訴期間,通常都會先提起刑事告訴,再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可以免繳納裁判費,有關後續訴訟的部份,可以委任專業的律師一同協助參與。
了解車禍流程、善用資源,保障自己權益
法律是保護好人還是保護壞人呢?答案是,保護懂法律、懂自身權益的人,通常沒有人會希望發生車禍,但不小心發生時,是否也有過那種力不從心,求助無門的感覺呢?
本人強烈的建議,家中的車輛,一定都要投保第三責任險,如果還有預算的話,記得要再加保超額險,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算得出來是保險費,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的?
如果遇到馬路三寶,面對未知的賠償時,至少我們是有底氣,錢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
萬一有些情況是無法啟動保險的時候,至少我們也要稍微了解,整個車禍處理流程,或許在處理過程中,難免也會不如預期,適時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和委任律師進行訴訟,都只是為了幫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以及可以讓整個事件,早日圓滿落幕,還給自己一個平靜的生活而已。
---
【作者】許騰遠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信託證照、理財規畫人員證照、人身保險證照、產險證照、勞資事務師、交通事故調處師、就業服務人力資源管理師
│專長:資產傳承、信託規劃、稅務規劃、退休金規劃、保單健診分析
│經歷:保險業17年
│LINE聯繫:許騰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