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症」,預備金、治療金和一次金,三金準備好了嗎?
- 理財好聲音

- 10月1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作者:黎雅芬
很多的報導和數據都可以知道,癌症發生率持續攀高,也有年輕化的趨勢,該如何降低罹癌風險或是透過篩檢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很多醫學專家都有提供我們非常多的建議和做法,在此不多加說明。
想談的是,當不小心還是遇上時,財務上的安排是否有所準備、思考的面向是否周全,攸關我們能否從容的面對這樣的過程。
預備金、治療金和一次金,三金一體的準備開始嗎?
面對癌症,有癌症險和醫療險就可以嗎?
從業中常聽到的這些話......
「之前已經有癌症險和醫療險就夠了,無須再強化了吧!」
「沒有家族病史,不需要特別規劃啦!反正我自己有存錢」
「若真的罹癌,醫療費用高那就放棄治療或是簡單治療就好,生死老天都安排好了」
「反正有健保,能醫就醫,不能醫就聽天由命吧!」只是真的遇到了,我們真的能夠如此淡然,這樣的想法真的能保障自己和家庭嗎?當我們還有很多的責任需要承擔的當下,那時心中浮現的答案只有當時的自己才知道了。
我們能選擇消極地等待發生時再說,也能選擇積極且提早的準備已備不時之需。時空背景的不同,醫療技術的發達,治療方式的選擇多元,確實需要做好財務上的準備。
醫療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建立癌症防護網
癌症的發生成因很多,發生時心理的不安、對於家庭的擔憂外,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治療期間要多久?需要花多少的費用?保險規劃的重要之外,財務規劃全面思考也不能忽視。
陳媽媽一直有腰椎不舒服的問題,看骨科做復健,吃止痛藥越吃越重,後來甚至神經壓迫要做手術的打算,怎知本來以為只是單純的骨頭退化和神經壓迫的問題,沒想到做了更進一步檢查後,居然檢查出是骨髓癌。
目前固定要做門診的療程,不用住院不用手術,沒有所謂需要切除什麼癌細胞,但是每一次療程門診報到後,先做例行的檢查和抽血,了解目前身體的現況,在調配當次注射的藥劑,然後就回家了,就這樣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陳媽媽總說:「還好手邊有些積蓄,也有規劃一些保險,要不然家裡大大小小的開銷怎麼辦……」
面對癌症,預備金真的超重要!
陳媽媽的案例提醒我們的是,自己要存錢,準備預備金也是需要的,預備金的用途就在於短期遇到事情時,當作生活的週轉運用。人病了,水電瓦斯費、孩子教育費用、房貸、看醫往返交通費用、等等,還未請領理賠金時,家庭費用持續支出,治療延伸的花費也已經開始發生,預備金就發會應急的作用。
試想沒有規劃保險又無預備金時,真的壓力就如山大阿。
有預備金,還要規劃治療金、一次金!
自己存錢就好,就不需規劃保險嗎?
我是認為自己存錢和規劃保險並不衝突,手邊的資金為的是週轉運用,保險是把不確認的風險轉移出去。
我常會說在過往癌症險和一般醫療險就是療程型醫療治療金,普遍的治療方還是需要住院和手術,女性常好發的乳癌,發現腫瘤後,需住院和手術切除癌細胞,甚至還有後續門診定期追蹤,保險內容符合相關條件就能給付,就發揮保險補償的功能。

自費醫療費越來越高,實支實付確實重要,然而需有住院為前提下才能啟動自費額度的條件時,就像陳媽媽的案例透過門診治療或是拿藥回家使用即可的治療方式,實支實付醫療險就未必能派上用場。這也就是一次性給付的規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的原因。
也許會想一次金很簡單啊,存款多金、股海也藏金,能理解每個人準備方式的多元和偏好,然而大多數的人跟我一樣,不是富二代,更不希望因一場大病變成負一代或是二代(負債累累的那種)。
而透過保險重大傷病險或一次性給付型癌險的保險,能強化過往醫療險的不足,也能預留足夠的預備金或是休養金,是有它的必要之處。

生活改變,保險額度也應該改變
常思考,細胞的癌變,代表我們過去種種的累積,當我們希望有所改變之時,工作和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將牽動家庭和經濟上的變化,該準備多少額度,雖然因人而異,依照數據顯示至少需要200萬左右。
這額度的概念,來自於癌症控制良好的關鍵的5年*年收入,也是一次金準備的一個理想值。例如年收入40萬* 5倍=200萬,當年收入高於40萬的數字,理想額度就不只200萬了。一次金的準備能夠補醫療險無法涵蓋的面向,也能增加我們資金運用的彈性度,符合條款條件,所謂的保額就變成了錢,錢的運用就彈性多了。
未雨綢繆,才能安心
預備金、治療金和一次金,三金一體的準備都有它存在的用意。財務上的準備固然重要,最終還是把身體照顧好才是最理想的。
癌症不是「要不要治療」的選擇題,而是「有沒有資源支撐」的問題,一次性給付的規劃不是重複購買,而是建立「完整的癌症防護網」。趁年輕、保費便宜的時候規劃,才能以小博大,守護家庭。
癌症無法選擇,但財務準備可以事先安排,當然每個人都要提早準備和關心自己與家人,多善用政府提供的癌篩定期檢查、資金預備和保險規劃;定期檢視自身和家人規劃和盤點資源,也能尋求專業顧問的協助,優雅理財,生活加分。
---
【作者】黎雅芬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保單健檢、風險管理、退休金規劃
│經歷:國泰人壽
│LINE連繫:黎雅芬
│部落格:黎雅芬CFP®|理財優雅.生活加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