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息越領越窮?以為在領息,卻可能在吃本金!
- 理財好聲音

- 11月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作者:蕭策
為什麼大家愛追求高配息?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等高配息ETF。還有各種高配息基金和商品。
投資商品百百種,其中有許多人偏愛配息型的商品,每月配息更是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原因無非就是每月領到配息給人一種「被動收入」的安全感,既穩定又可預期。久而久之,也就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高配息率,但最後卻發現不僅配息越來越少,投資本金也越來越少,多年以後也不曉得到底有沒有獲利。
其實,問題並不是「配息」本身,而是在於許多人搞錯了配息、本金與報酬率的關係。配息並不是額外的獎勵,而是你投資報酬的一部分,如果本金持續下滑,那麼再高的配息率,也可能只是拿自己的錢回來罷了。
配息率越高越好?真的嗎?
無論是什麼樣的投資商品,配息率絕不等於報酬率。報酬率是由「配息」加上「投資商品的買賣價差」所構成,也就是本金的增長或減損。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反正我的目的是領配息,買進後就永久持有,本金不用管,繼續領配息就是了。」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可以看看以下的案例。

雖然在投資初期,商品A配息領得比較多,但隨著本金每年減少,15年後本金只剩下約 49 萬元,配息金額也同步下降。而商品B雖然配息率較低,但因為本金逐年成長,第12年後每年領到的配息反而比商品A要來的更多。
由此可見,即便配息率沒有變動,每年實際取得的配息金額仍會受到本金的影響。畢竟「配息金額=投資本金×配息率」,千萬不要盲目追求高配息率而忽略了本金成長的重要。即便短期內感覺差距不大,但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當你想賣出時才發現,本金早已回不去了。
配息金額很穩定,就沒問題了嗎?
確實,有些投資商品的設計是主打「穩定現金流」,無論本金上漲或下跌,都會維持固定的配息金額。但問題是這筆配息「從哪裡來?」
若市場下跌時仍維持相同的配息金額,配息自而然更有可能來自於本金。因此看似穩定,長期卻會侵蝕投資的基礎,當本金越來越少,後續的配息也會難以為繼。
換句話說,「穩定的配息」不代表「穩定的報酬」,真正的穩定,應該來自於都資標的本身的長期獲利能力,而非每月穩定不變的現金流。
高配息背後的2個迷思!
1.高配息商品,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嗎?
不少人認為,配息商品可以幫助「降低市場波動風險」,主要是因為持續的配息讓人心理上感覺較為安定,不必急著兌現。以及平時就投過配息「落袋為安」,所以相對配息滾入本金的商品,在市場波動時確實能有較低的曝險。但這並不代表,配息商品就是低風險的選擇,重點還是在於投資標的本身的風險喔。
2.高配息商品將配息再投入高配息商品,複利效果更佳?
若配息總是高比例來自於本金,將配息再投入大概就是將你自己的錢從左口袋放回右口袋罷了,決不是將高配息再投入高配息商品,就會有高複利效果。
再投入的效果如何?還是需視商品的總報酬率而定。怎麼正確計算配息商品的報酬率?
有些人會簡單地用「配息率+本金增減率」來推估報酬率,例如:年配息率為 15%,本金年減損了5%,報酬率似乎就是15%+(-5%)=10%。
但這樣的算法過於粗糙,實務上,配息商品的配息率每年可能不同,本金也會隨價格波動而改變,因此要準確計算總報酬率,建議可參考以下公式,唯有將「本金變化」與「配息金額」都納入考量,才能真正反映整體績效。

挑選配息型商品的4大關鍵
配息的重點除了穩定外,可持續性往往也相當重要,而非單一年度的高配息,在挑選時可從以下四個面向做評估。
1.價格的穩定性
同上述所提到的,投資商品的價格需長期持平或成長,以確保本金的安全,否則配息容易逐年遞減。可參考各類產品的價格走勢圖。
2.配息的穩定性
是否連續多年穩定發放,其配息率是否穩定,配息的策略是否有所調整。例如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在初期會配發股票股利,營運成熟後都改為配發股票股利。
3.配息的合理性
以債券型基金為例,其配息大多來自於債券利息,若債券平均利率僅5%但債券基金平時卻提供10%的配息,高機率會有本金長期減損的問題。
4.匯率的波動性
商品投資標的的幣別若非台幣,匯率的波動同時也會影響配息的波動。舉例來說,以台幣投資美國股票基金,但投資標的為美元計價,每月配息約100美元。當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為32時,配息為每月$3,200;當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為28時,配息為每月$2,800。若希望能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可參考有進行匯率避險的投資商品。
高配息不是財務自由的目標,而是工具
真正的財務自由,來自對「資金流向」的掌握,而不只是被動等待配息入帳。配息可以是投資策略的一環,但不能取代完整的資產配置、投資規劃。
別讓「高配息」蒙蔽了你對「報酬」的追求,在資產成長的同時,打造能支撐生活的現金流,才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
【作者】蕭策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
│經歷橫跨大型金控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以及專案管理區塊,善於個人與家庭進行風險管理,擬定退休、稅務以及資產傳承規劃。
│MAIL聯繫蕭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