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ace的財務筆記
美國矽谷銀行在112年3月10日宣布倒閉、瑞士信貸也在同年3月14日爆出財務危機,一家是美國第十六大的銀行,另一家是瑞士第二大的銀行,兩家公司的資產規模都算穩健,是什麼原因讓銀行的財務也撐不住?此外,本文整理了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四點警示,對於台灣投資人,首先該注意的就是「金融股一定要注意的事項」!
矽谷銀行倒閉的3大原因
矽谷銀行往來產業多集中於新創公司的科技業及生技業,至2022年底,帳上資產為2,090億美元,而造成矽谷銀行倒閉的三大原因 :
第一、矽谷銀行本身投資美國政府10年期以上公債,碰到Fed美國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膨,在2022年強勢升息了17碼,因為銀行自身的投資長短期產品配錯,遭遇債券投資部位出現虧損高達22.5億美元。
第二、核心客戶群的新創公司在2022年收益不佳,平均存匯較過往減少、公司營運需要持續提取存款,更加速矽谷銀行資金外流。必須認賠賣掉投資的債券,導致投資虧損高達18億美元。
第三、投資虧損與提領造成流動性問題,也讓聽聞內幕風聲的客戶瘋狂擠兌存款,最終導致矽谷銀行宣布倒閉,目前由美國監管機構接管中。
矽谷銀行倒閉的警示,Grace提醒你投資應該注意的四件事 :
1. 投資長期債券,流動性要充足
矽谷銀行的倒閉,雖然投資上面看起來已經很穩健,但是即便是再好的「債券」,也會因為銀行本身「流動性不足」,導致被迫賣出。這與個人理財規劃是相同的意思,很多人以為買長期債券,持有至債券到期就不會虧損,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除非你的流動性非常充足,你才能夠買長期債券。不然看似穩定的「長期債券」,其實它的風險很大。
流動性資產也就是我們的緊急預備金,緊急預備金就是救命錢,為了因應意外狀況時的流動資金,意外的狀況可能是生病、突發事件、短期超支、突然失業……等,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也可能是發生在我們家人的身上。有時候不是因為沒錢,而是投資讓我們的資金都卡住而動彈不得。
緊急預備金:準備多少的救命錢才夠 ?
Grace建議大家最少要準備6個月生活所需要的費用,若是有固定的經常性支出也記得需要一併計入。每與朋友聊到這裡時,最常碰到的問題是,那這筆錢要放哪裡、真的不能拿去投資嗎、放在銀行利息太低了……等。救命錢就是我們緊急時需要用來救命的,何時需要救命我們都不知道,但需要時等不得。緊急時我們還來得及變現投資資產嗎 ? 通常是來不及。所以,再回想一下矽谷銀行的例子,在緊急需要錢的時候,若錢都在投資的戶頭裡,賣是虧損,不賣則造成流動性不足,正值虧損的當下你是賣或是不賣呢 ?
2. 配置多檔金融股,看似穩健或虧損?
矽谷銀行投資的債券是穩健的美國公債,這樣為什麼還會出事 ? 債券因為「到期日」分成長債與短債,長期債券因為違約風險較高,通常風險高利息也較高。而利率與債券的價格呈反比,這波急速升息,除了讓債券急速下跌造成虧損外,對於美國長期公債的影響也比短期公債更為劇烈。
若是我們存一些玉山又存一些富邦,這樣在資產配置上是否是一種分散呢 ?
它們同樣都是金融股,背後都是同樣的風險,如果50%的資產都是投資在金融股,這是面對投資不夠分散的風險。Grace建議投資配置時,也需要同等考量關於目標的期限、風險承受度、投資工具的特性和人生不同的階段。
(1) 目標的期限短長
短期需要的資金需要配置在風險較低、靈活度較高的工具中,例如: 銀行的活定存、短期的儲蓄險。長期需要的資金,可以依照自己可以承受波動風險的能力,分配比例配置在穩健與波動的工具中。就如同美國公債來說,若只看工具的風險性,很容易讓我們會有工具很穩健的錯覺,而忘了時間是高槓感的效應,一旦出事的時候,就會快速的崩解。
(2) 可承受的風險大小 :
投資獲利是投資者都想要的,因為沒人投資是為了要虧錢吧,但真正賺到錢的卻是少數,這又是為什麼 ? 發現多數投資虧錢的人,常專注於獲利的觀點上,而忘了一體有兩面,可能賺當然也可能虧。想要獲得的報酬,是否可以承受它同等可能的虧損呢 ? 在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做有風險的投資,選擇可以承受風險的工具,才可以快樂投資又快樂過生活。
(3) 投資工具的特性,很不一樣 :
理財工具很多種,有波動性的工具,例如 : 股票、基金、ETF、公司債、期貨、選擇權、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等,較穩健的工具,例如 : 活定存、儲蓄險、政府公債……等,每樣投資工具的風險度不相同、槓桿方式也不同,有些朋友在股票與基金上的操作很上手,但換個期貨工具就翻船了。提醒大家每個投資工具都有它不同的特性與操作模式,投資前務必要下一番功夫去了解,避免投資方向對了,卻因資金不足造成其他的虧損。
(4) 人生各階段,需要不同配置 :
每個人生不同的階段,責任與需求都會不同,也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可以承受金錢損失的程度不同。責任輕的時候,在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可以盡情嘗試與學習不同的投資。責任重的時候,每分錢都會影響家中的安排,投資配置應該穩,不然影響的不是虧損而已,更影響著家計的安排。年紀輕時候的資產虧損,還有時間透過體力工作再累積;年長之後若資產虧損,要再取得資產的機會將會減少許多。投資不在賺多少,而是如何能讓資產可以累積。
3. 投資標的&資產都要做分散!
在出事之前,有不少的人都認為矽谷銀行有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及獨特的科技客群,得到高效率的營運做法。但是沒想到存款於矽谷銀行的新創顧客,在不景氣下影響了產業,連帶的影響到需要的資金流,也連帶影響到專門銀行的資產安全。雖然美國的銀行享有25萬美金限額的保險保障,但目前統計的存款客戶,每個帳戶都持有超過25萬美元的資金,在超額的部分將是很難保全。
投資時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建議資產也要分散放在不同的銀行裡;目前台灣的存戶在同一家銀行存款享有300萬的存款保障,雖然台灣屬於專門產業的銀行比較少,也比較不容易發生因為產業獨特性而倒閉。把資產分散在3-4家不同的銀行裡,可以避免資產因為系統性風險而損失,也可以將不同的銀行帳戶作為分配現金流時候的分戶管理帳戶。
4. 別讓恐慌亂了自己的手腳
至於為什麼這件事情影響那麼大,其實就是因為聽聞消息而害怕,多數人去擠兌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不僅影響這家公司本身,也連帶影響到對應的金融公司,甚至大家對於科技產業的景氣也連帶開始有所懷疑。
在面對投資市場上紛擾的資訊時,未知與不確定性總是讓人害怕,投資人會產生恐懼與害怕是必然的。但也正好有市場的風險訊息,才讓我們得以用學習的知識、過去的經驗,再幫自己評估每一次的風險事件。平日做好投資與資產的風險配置,當市場恐慌時,不要跟著胡亂起舞,投資市場的穩定才可以保全我們資產的安全。
Grace的快速結論
事件與生活值得我們檢視與省思,做好適當的安排,在波動時可以才能安穩又安心,巴菲特曾說 : 「當別人恐懼時,我們要貪婪。」我相信能鍛鍊到這樣的心理素質,是需要我們每次的修正與調整。
投資市場沒有永遠的獲利,市場風暴時少輸就是贏,如何少輸,資產配置是投資的第一步喔。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的寫作陪伴計畫與Grace的財務筆記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Grace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Money錢雜誌、smart智富月刊、理財周刊專欄作者
│第七屆財富管理競賽優等、第八屆財富管理競賽第二名、FPAT 2021理財規劃書競賽個人組優勝、FPAT 2022理財規劃書競賽評審團。
│Grace財務筆記粉絲團
〔理財顧問專屬社群〕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投資、理財、執業、顧問行銷等資訊分享。歡迎加入,跟我們一起討論~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