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省錢?關鍵是完整的行動計畫!超實用的關鍵省錢3步驟!
- 理財好聲音

- 3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作者:莊仁和Jason
如何省錢?關鍵是完整的行動計畫!
想要省錢,不是拼命逼自己這個不要花、那個不要買,而是要思考購買背後對自己的意義與體現的價值觀。
制定預算的用意是把所有花費先思考過一遍,知道哪些對自己很重要、哪些可以把順序往後放,就不會在支出的當下還要花腦筋重新思考,也更容易對自己的收入分配有更完整的大局觀,才不會年初很開心地花錢,到了年底卻面臨懷抱著罪惡感透支的窘境。
讓專業理財規劃顧問告訴你,該怎麼用系統化的方式省錢吧!
檢視家庭預算第1步:掌握過去支出
一談到過去支出,很多人會直覺聯想到記帳……
「我都沒有記帳習慣耶」「記帳好麻煩喔」「以前有記過一陣子,但久了覺得沒用就放棄了」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但其實沒有記帳習慣影響並不大,因為我們只是要掌握過去支出的概況即可。
拜金融科技發達所賜,現代人的消費紀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信用卡、簽帳卡、電子支付等等消費管道都可以輕鬆透過APP或網頁查詢,即使是現金消費,也可以從每個月提領的金額與頻率做估計。建議將查詢的結果做個統計,算出每個月的平均花費。
較常見會忽視的反而是偶一為之的大筆支出,例如朋友結婚包的紅包、家電壞了買新的、車子維修保養、年度保費等等,建議可以另外歸類為「年度大筆支出」進一步追蹤管理。
第2步:打造年度家庭預算表,做好收入分配
有了過去的消費水準作基礎,這時候就可以把收入分為三部分來做分配:
每月支出
年度大筆支出
儲蓄投資
假設統計出來每個月開支是9萬元,年度大筆支出加總是20萬元,對年收入140萬的人來說,可儲蓄投資的金額就是12萬。
有明確目標要透過存錢或投資達成的人(例如:兩年後結婚要50萬、5年後買房頭期款要300萬),省錢的目標就會非常明確。假設是一年目標要存下36萬,那麼對年收入140萬的人來說,在維持年度大筆支出的情況下,每月支出需調整為7萬。
然而對於固定支出占比高的族群,例如需要支付孝親費、教養子女等等,每月支出無法調整太多,想要存下更多錢,那就只能取捨年度大筆支出的項目與金額,例如少參加飯局、降低旅遊預算等等,將原本的20萬降低為15萬,將收入分配好後,就已經完成省錢的目標了!
第3步:從紙上談兵到落地執行,持續追蹤記錄
如果只是做預算,但沒有照著預算執行,那麼一年過後省錢的目標是不會達成的,因此接下來需要追蹤的就是每月支出與年度大筆支出。
每月支出的追蹤其實就跟前面第一段掌握支出的流程一樣,每個月的月底把APP打開,看看這個月提領了多少錢、轉帳出去多少,收到信用卡帳單時把應繳金額記錄下來,加總後就知道跟原本設定的預算是否有差距。
紀錄每月支出的時候,不用太執著自己超支,該注意的反而是異常大筆的花費造成的超支,很有可能是原本疏忽而沒有估計到的年度大筆支出,要記得提醒自己明年做預算時要加進去。
而年度大筆支出的紀錄可以簡單用專門的筆記本逐條紀錄,也可以用Excel紀錄方便做整理跟加總,累積幾年的資料後,就可以更容易掌握與制定下一個年度的預算。

提醒:掌握支出、規劃預算
省錢開源節流成為日常習慣
有了預算,就像我們要去一個陌生地點一樣,會開著Google Map導航,讓我們知道前面可能會看到什麼、到哪裡要轉彎,預算也讓我們能夠預先掌握未來的花費。
透過事先安排好路線(分配收入),照著路線走就不會驚慌,即使遇到突發狀況塞車或遇到交通事故,也能知道距離目標還有多遠、還有多久會到。
如果想要更積極的省錢,提前把想要儲蓄的金額預先劃定,同時也考量到該花費的支出,就不會一年後再懊悔沒有達成省錢目標了喔!
本文為理財好聲音的寫作陪伴計畫與莊仁和Jason 合作優化產出。
---
【作者】莊仁和Jason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人身/財產保險經紀人
│專長:財務規劃(185件)、稅務規劃(5件)
│得獎經歷:2022 FPAT理財規劃書競賽 傑出創意獎
│Email聯繫:莊仁和
〔理財顧問專屬社群〕
│專為理財顧問成立的LINE社群。
│投資、理財、執業、顧問行銷等資訊分享。歡迎加入,跟我們一起討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