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保險,有跟上你的人生嗎?
- 理財好聲音
- 3天前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人生總是在變化,而醫療科技與保障需求,也需要進化。
你多久沒有檢視自己的保險內容了呢?
保險不只是一張紙,更是人生的防護網。
有牢固的防護網,才能陪伴我們走過人生每個階段的風險。
「我60幾歲了,原來的保障還夠嗎?還能增加什麼?」
「我媽媽70歲了,現在還能買醫療險嗎?」
最近,Grace接到許多高齡長者的詢問。大多數人是因為年紀增長、親友住院,才意識到醫療費用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也有人在長照父母後,發現醫療與照護費用高昂,想補強保障。
「保險該怎麼買?」
Grace認為過與不及都不恰當,應在人生每個階段做適當的安排(薪水10%~15%),達成適當的風險轉嫁;其餘的金錢需安排在日常(基本生活開銷與娛樂)與未來(人生階段財務目標、科技進步的醫療準備)。
延伸閱讀 : 選擇最好保險計畫的三個原則。
保險,需要「隨人生滾動檢視」
醫療科技延長了壽命,也增加了我們可能需要支付的醫療費用。這不只是醫學進步,更翻轉了我們對風險的思維。「時間」與「科技」,更將影響我們退休後財務上的安排。
例如:
膽囊切除手術:105年不到1萬元;113年卻高達11萬元。
心臟瓣膜置換手術:100年人工瓣膜9~18萬元;113年人工瓣膜約130萬元。
癌症治療:10幾年前,透過傳統放療與化療;10幾年後,如今已有精準放射、標靶與免疫治療。
許多人以為保險只是年輕時的事,或是有買就好。然而人生每個階段的風險需求不同,保險也應隨之調整:隨著人生變化、醫療進步、家庭結構不同而改變。當生活重心轉移,責任增加或縮小時,定期檢視與更新,才能確保保險真正「跟上我們的人生」。
延伸閱讀 : 保單需要檢視的三個時點

人生不同階段,如何檢視自己的保險?
人生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風險都不同,保險也應有所重點:
(1)20~30歲:保「自己」的健康與收入
剛出社會時,我們最大的資產是工作能力。若口袋不夠深、風險又突然降臨,生病或意外可能導致我們收入中斷或需要借貸。當自己不足時,甚至可能影響父母的退休生活。此時,足額的醫療險、意外險、失能扶助險尤為重要。年輕時保自己,是為了不讓最親的人因我們而改變了人生計畫。
(2)30~50歲:保「家庭」的責任與生活
結婚、生子、房貸與生活的責任增加後,保障的重點轉向了家人。如果我們突然不在了,家人可以支撐多久?以及如何讓家人在面對我們疾病的同時,不用再擔心家庭經濟的問題。
壽險:替代收入,保護家人的生活不變。
醫療險:應付突發醫療的支出。
重大疾病險 / 癌症險:防止大筆醫療支出,衝擊家庭的財務。
40歲左右,我們將進入人生下半場,建議在合理的保費下(薪水10%~15%),適當的配置終身型保障或長照險,以因應我們衰老階段的醫療需求。因大多數的定期型保險,保障多至75歲、85歲就結束。
(3)50~60歲:保「退休」的健康與資產
屆退期,家庭責任逐步減少,但退休後的健康與資產管理將成為檢視的重點:
醫療、長照、詐騙、財務耗損,都是潛在的風險,也都可能消耗我們的退休規劃。
高齡後可投保保險的年期縮短,每年保費會較高:50+的保障補強刻不容緩。
信託、意定監護、預立醫療等安排,這個階段的我們不可再等待
如何確保老後生活不被「風險」吞噬,是這個階段我們最應關注的議題。
(4)60~70歲:保「生活」的持續與風險防線
退休前,我們需要檢視現有保單在長期退休生活中的保障與需求。在疾病時,醫療、照護的因應;在衰老時,照顧自己的安排;在有餘時,傳承他人的規劃。
高齡醫療險投保期限,大約落在60~70歲。
體況或慢性病,可能造成想投保卻無法承保。
「退休前黃金五年」是我們檢視保單、長照、遺產稅與傳承的關鍵期。
在我們還有時間,還可以準備的年紀時,檢視保障也運用可規劃的工具。為將來的醫療、照護、稅負、傳承做適當的安排與準備。
延伸閱讀 : 你的保險,真的保險嗎?

特定族群,別忽略了隱藏的風險
單身貴族:更要有「另一份保障」
單身者常忽略一件事,當我們無法為自己決策時,誰能幫我們決定呢?
在沒有配偶與子女的支持,當遇到失能、失智、重病、醫療或財務風險時,我們都將面臨決策與照護的難題。規劃好了醫療與照護險後,也要特別注意在「意識上」的安排。
安排關於自己的醫療決策(預立醫療,安排治療方式)與監護權(意定監護,安排適當的監護人)。也透過適當的制度或工具,讓保險給付能實質照顧到自己。
高齡族:優先照顧好自己、友善自己
當70歲之後,「現有的保單怎麼發揮」是高齡時的重點。Grace建議優先「照顧好自己」,好的醫療、飲食、活動與環境,都將延長我們的健康期,也降低需要他人照顧或照護的時間。
醫療保險給付,照顧自己的醫療與照護;儲蓄險或投資型保險的價金,優先使用於照顧自己的生活、健康與休閒。也可以搭配信託,以確保自己的錢用在照顧自己,不被濫用。
高資產族:運用保險規劃風險轉移與稅務效率
保險對高資產者而言,不只是一種保障,也是「稅務效率」的工具。適當的保險規劃與信託安排,可以降低未來遺產稅的壓力,也能同時達到資產傳承、預留稅源、與資產保全的效果。
運用保險與信託,可依自己的意思照顧自己;運用保險指定受益人與信託,能給予特定人也安排金錢使用的方式,能兼具安養與傳承的功能。
Grace的小提醒
「年輕時保自己,中年時保家庭,老年時保資產。」
保險不是買了就放著,而是我們人生的安全網 :
每年一次檢視保單:隨著收入、家庭狀況或健康變化,調整保單的保障
人生不同階段檢視:隨著目標、責任、健康狀況的不同,調整保障的需求
整合資產與退休規劃:保險是退休安全網的一部分,需與退休金、存款、投資等一起整合。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險與責任。保險不是為了花錢買保障,更是為了買未來我們的安心。我們的保險,需要跟上我們的人生!
現在就幫自己設定固定的時間,檢視自己的保障;也可尋求專業的理財規劃顧問協助,幫助自己釐清也討論關於自己的保障策略。
---
【作者】Grace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
│Money錢雜誌、smart智富月刊、理財周刊專欄作者
│第七屆財富管理競賽優等、第八屆財富管理競賽第二名、FPAT 2021理財規劃書競賽個人組優勝、FPAT 2022理財規劃書競賽評審團。
│Grace財務筆記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