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實戰:每月投資2.4萬、掌握「所得替代率」,打造1,200萬退休金!
- 理財好聲音

- 4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作者:張惠芳CFP/諾昇理財規劃顧問
跟退休密切相關的「所得替代率」
理想的退休生活,不只是「夠用」,而是「活得自在、維持習慣的品質」。這就牽涉到重要的退休財務指標「所得替代率」。
什麼是所得替代率?
用來衡量退休後的生活水準能否與工作期間維持接近。
所得替代率=退休後每年可支配的收入 ÷ 退休前工作時期的平均所得 舉例來說:
退休前平均月收入8萬元
退休後每月可支配收入5.6萬元所得替代率 =5.6萬 ÷8萬 = 70%
理想的所得替代率為70%左右,也就是退休後,能維持大部分既有生活水準,支付退休後必要開銷,享有一定生活品質,包含旅遊、休閒等,退休金與被動收入合計應達到原本收入的七成。

「財務自由」透過明確的退休目標設定、穩健的資產配置與現金流規劃,一步步讓所得替代率達標。只要懂得掌握數據、提早規劃,就能讓理想中的退休生活不再只是想像。
想提早退休,就想辦法「增加所得替代率」
1.運用社保與勞退制度
根據113年12月勞保局統計,勞保老年年金平均給付19,344元/月,其中53.7%的勞工每月領不到2萬元,只能應付退休必要性支出。
企業協助提撥6%勞工退休金、員工的所得稅率20%以上,也可以考慮勞退自提6%,自提6%金額好處,除可享所得稅免稅外,也可享有勞退收益率約為4.78%(帳上金額會變動),建立退休「現金流安全底線」。
2.積極投資理財
運用理財金三角,建議將年收入至少30%用於ETF、基金、股票、不動產等長期投資,不短進短出,發揮長期累積複利效果,讓資金為未來創造成長與現金流。
3.佈局被動收入
透過租金、保險生存金或保險年金、投資股票、ETF、基金做好資產配置,預留1-3年退休生活費現金當緊急預備金,重點在於追求總報酬(本金增值+配息),非僅高配息投資,退休後資產可持續支應生活。
4.管理支出
提前清償自用房貸,減輕月付壓力,趁健康規劃醫療與長照保險,避免老年大額開銷,減少未來財務壓力,有效提高可支配資金比例。
每月投資2.4萬,打造退休的實際案例
40歲的小 V,收入每月8萬元。看到父母退休後仍需精算每一筆支出,開始思考退休議題「退休要準備多少才夠?」
希望 60 歲退休後,每月能花5.8萬元好好生活。推算現在年收入約 100 萬元,若想維持相同生活水準,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70%,也就是每年至少 70 萬元的可支配收入。
有了明確方向,小 V 與財務顧問一起規劃4件事:
善用勞保和勞退制度,退休生活至少可以領超過2萬/月,讓退休擁有基本生活費。
以收入30%為2.4萬/月,做20年長期投資,以7%長期市場報酬,穩健累積退休金預估到60歲可達到約1,200萬,退休提領率4%等於48萬,符合退休所得替代率約50 %,另外加上勞保和勞退退休金2萬/月,一年24萬,合計所得替代率可以達成70%。
選擇累積型 ETF作為長期核心資產,透過資本增值與複利效果擴大資產規模。
避免退休後突如其來的大筆醫療費用,規劃完善醫療與長照保障,以免意外和生病支出打亂退休佈局。
小V不再只是想「退休要過好日子」,而是把退休目標換算成可以衡量的數字,所得替代率、報酬率、儲蓄比率30%來投資累積資產,現在做好的每一步,就是為未來的自己打造選擇權,穩定累積資產 → 達成替代率目標 → 自由選擇未來生活方式!
退休不靠運氣,靠所得替代率!
「我想財務自由」和「退休後過得更安心」是大家常見的退休願望,但若沒有具體數字與行動計畫,這些願望就會停留在口號。有了「所得替代率」這個指標,就能把退休需求從抽象變成可衡量。
以年薪100萬元為例,希望退休後維持70%所得替代率,每年至少70萬元生活費。假設退休後採取4%安全提領率,1,200 萬元資產可以提供48萬元/年生活支出,再加上勞保與勞退每月2萬退休金(一年有24萬元),即可湊足所需的 70 萬元退休收入,完成品質退休生活。

當退休資金需求明確後,透過時間就能轉換成階段式累積目標:400萬 →745萬 → 1,200 萬 → 1,800萬→ 2,800萬每完成一個里程碑,就距離財務自由更近一步。(以上為概算,實際成效依投資績效而異)
越早啟動,複利效果越驚人;越晚開始,需更大金額與紀律才能追上達成財務自由的實際行動
財務自由不再是口號,只要
訂出所得替代率目標
拆解資產累積階段3.穩定投入資金長期與時間複利合作,
把大夢想拆成小里程碑,讓退休是可期待的旅程,提早開始,一步步累積,就是給未來自己最好的禮物。
------
【作者】張惠芳CFP/諾昇理財首席規劃顧問
現職:詠言法律事務所財稅顧問、威瑞財富管理信託團隊
證書: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FChFP特許財務規劃師、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
專長:家庭理財規劃、資產稅務規劃、退休安養規劃、財富傳承規劃、信託規劃
網站:張惠芳CFP




留言